2017年4月13日
1696 次阅读
比利时FN公司的勃朗宁“大威力”手枪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手枪之一,曾被多个国家的军警所装备,也受到许多枪械收藏家的喜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稍有一点手枪知识的人,没有不知道勃朗宁“大威力”手枪的。

而且其在FN公司的手枪系列产品中的地位至今也无法撼动。在“大威力”手枪成功的阴影下,导致FN公司近年来推出的新手枪无论名声还是市场都无法获得成功这样的尴尬局面。

《轻兵器》杂志曾经在1990年代初进行了一次由读者投票的“世界十大著名手枪”评选活动,而勃朗宁HP手枪在该活动中荣登榜首。

勃朗宁大威力手枪,又被称为 M1935手枪,之所以称为“大威力”主要是区别于以前以FN名义设计的各种勃朗宁手枪,如M1900、M1906、M1910等,它们多是发射低威力的7.65mm/6.35mm口径手枪弹。

其次,M1935的弹匣容弹量达到了13发,与当时流行的自动手枪仅7~10发的弹匣容弹量相比,也是空前的。这使得该枪的使用者拥有更强的单兵火力,对近距离作战具有重要意义。充分显现了“大威力”的风格。该枪完全由钢件制成,结实耐用,尺寸较传统的勃朗宁手枪明显大,线条简练,给人以粗犷、墩实的感觉。

M1935勃朗宁大威力自动手枪是世界应用最广泛的手枪之一。因其精度良好、容弹量较大,至今仍在现代手枪结构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与此前的各种勃朗宁手枪一样,结构中更多地凝聚了丰富的想象力。

M1935手枪结构新颖、设计独特,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创造性的产品。凭借其凸耳式枪管偏移式闭锁机构,成为经典之作,同时,该枪也是一支著名的“长寿”武器,在诞生70多年后还活跃战场上。

它也曾经是北约成员国军人的标准配枪之一。事实上,曾有超过90个国家使用过这把由军械奇才勃朗宁研制的最后一款手枪,而现如今这款手枪也还依然停留在至少50个国家的军火库中。

二战时期,无论是党卫军还是与他们作战的特种作战人员都持有这种手枪。1982年,在英国与阿根廷在福克兰群岛战役中对峙时,双方都持有这款武器,并经常缴获对方的手枪和子弹。著名的政治人物萨达姆就曾经手持这款枪对天鸣放,振奋他在伊拉克的追随者。利比亚独裁者卡扎菲也曾拥有一把镀金定制版的大威力手枪,手枪柄上更印刻有他本人的肖像。
所属分类
军警热点